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: 超大 行高 马上打印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

首页 > > 地产新闻 > 金融 > 货币政策框架仍是稳健 最好下调时间是12月份

货币政策框架仍是稳健 最好下调时间是12月份

2011年11月20日 18:32

 央行近日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,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但也首次明确提出,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,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事实上10月末信贷突击增长,已经显示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已经开始。  

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,CPI下行至5.5%,为今年6月以来首次回落在6%以下,通胀压力有所缓解。 此次央行报告也认为,8月份以来CPI环比增速显现放缓迹象,目前看同比CPI涨幅有继续回落的可能。若国内外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,物价涨幅回落还可能加快。

  不过,央行同时指出,当前物价仍在较高水平,尤其是在全球极度宽松的货币条件仍将持续、前两年国内需求扩张较快的大环境下,通胀预期短期内难以轻易改变。此外,目前经济内在扩张的压力依然存在,物价调控不能松懈,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。

  对于此次央行报告货币政策的细微变化,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尽管近几个月CPI涨幅趋缓,经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,使政策调控已经带有观察期的特点,并有了一些定量宽松的操作,但是宏观政策框架仍然是稳健的。

  贾康表示,当前调控政策一方面要坚持稳健框架,另一方面要进行相机抉择和预调微调。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带有一定的扩张性,在赤字安排上要有一定力度,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区别对待、重点突出、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的功能。他同时强调,要预防外部的巨大不确定性,中国经济的可忧虑之处不在于短期,也不在于中长期经济的成长性。即便世界经济真的发生二次探底,我国可用的调控手段仍然相当多。

  释放货币政策微调信息

  事实上,在此次央行发布报告之前,央票利率已连续三期下降,10月份信贷投放环比大幅上涨20%,使当前资金面紧张局面得以缓解。此外,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作用下,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,调控效果逐步显现。

  “种种迹象表明央行已经在货币政策微调上有所动作。”中国社科院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对本报记者表示,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低,境外资本流入减少,央行为了保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,在公开市场上货币投放充足。同时,在信贷投放方面,额度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,近阶段短期贷款增幅明显高于中长期贷款增幅,信贷导向中小企业融资。

更多沧州房地产相关信息 请点击置家网沧州站http://cangzhou.focus.cn

责任编辑:置家编辑

文章来源:http://cz.zhijia.com/news/20111120/951.shtml